战火再升级!
“东京电影节”扯头花事件发酵了两天,白百何终于正式回应了!
不过,让人没想到的是,这姐直接将矛头对准了《春树》制作组和导演张律,话里话外都在暗示自己被“过河拆桥”了。

那王传君被骂了两天是在干啥?
而目前,被白百何点名的《春树》制作方对此还没有作出什么回应。
在全网都等着吃瓜,等着张律表态的时候,一张网传出的疑似郝蕾朋友圈的截图却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这张图中的信息量爆炸,而且句句都戳人肺管子,评论区直接炸锅了!
郝蕾暗讽奖项都是靠“运作”
总结来看,郝蕾(疑似)的朋友圈大致“骂”了三波人。

前半段所说的“戛纳徒增的奖项,既然拿了钱做个奖杯又能花多少钱呢”,疑似在内涵《狂野时代》在戛纳获得的“评审团特别奖”非常水,而且还是“拿了钱”才得到的,只有奖状没有奖杯。
并且,还对导演毕赣进行人身攻击,嘲讽对方是“妈宝”。

随后又说“威尼斯凭借一个女演员扯头发就可以得影后,这个影后还有含金量吗”,疑似暗讽威尼斯影后辛芷蕾的奖是凭借“扯头发”才得到的,话里话外都是暗示对方是靠“运作”拿奖,而非是凭借实力,这个奖也没有含金量。
最后还不忘影射这几天闹得沸沸扬扬东京电影节“扯头花”一事,表示“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女性玩转了冬季电影节,所谓老登也可男可女”。

至此,批判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,总之在郝蕾(疑似)看来,这些国际A类电影节都是在“注水”,没有含金量。
但事实真的如此吗?
别的不提,光看郝蕾自己,今年她主演并监制的电影《地下美人》就入围了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,只可惜颗粒无收。

并且,她还即将担任首届“新加坡国际华语电影金狮大赏”的评审。
说白了,这个奖的含金量还比不上三大A类国际电影节呢,既然这么看不上,为啥还要去担任评委呢?

因为自己的作品拿不到国际电影节的奖,干脆就质疑奖项“水”?
换一种角度看,这不就是因为自己吃不上饭,就把桌子给掀了吗?
除此之外,网上还有一种说法。
郝蕾之所以在朋友圈开“撕”,是因为她在《狂野时代》中的戏份被删完了,所以才吐槽奖项不合理,发泄不满。

如果这是真的,那郝蕾的表现就更加槽多无口了。
毕竟得不到奖,戏份被删都是她自己的事,真想表达不满大可以有话直说,没必要把奖项本身、以及获奖演员都拖下水。
这样就算真“有理”,也显得没理了。
辛芷蕾正面争议,用实力“打脸”质疑声
随着舆论愈演愈烈,最先回应的是辛芷蕾。
并且这姐也没有语焉不详的回复,而是直接在某博发文,每一句都做出了精准回应。

“我看到有评论说奖项可以靠运作。我真的不知道到底是谁来运作?该跟谁运作?拿钱运作吗?还是什么资本置换?可以运作的话为什么要14年才给我运作了一个威尼斯的影后?为什么要给我运作而不是别人呢?”
字字振聋发聩,掷地有声,不仅非常体面、坦荡,还展现出了属于影后的格局。

光是这句“观众的认可,才是我最珍贵的奖杯”,就足以彰显出辛芷蕾和那些为了一个奖“撕来撕去”的演员之间的差距了。
而正如辛芷蕾所说,真诚的表演才能打动观众。
她的封后之作《日掛中天》已于今日上映,第一批走进电影院的观众也已经对辛芷蕾的演技发表了看法——
“辛芷蕾的影后我颁了”。
“辛芷蕾贡献了全片最佳演技”。

一字一句,都表达出了对辛芷蕾演技的认可。
观众的演技才是雪亮的,绝大部分人都认可的演技,凭什么说是运作得来的,良心不会痛吗?
而且,辛芷蕾在《日掛中天》中饰演的美云,也绝不好演。

在美云这个底层女性身上,有着东方式的隐忍、牺牲还有压抑,热烈的情感都死死埋在心底,爆发出的那一刻就会格外惊人。
比如影片中,美云哭着询问前任情人能否原谅自己的时候,眼睛死死的盯着对方,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滑落,辛芷蕾没有刻意去表现伤感,但痛苦的情绪却蔓延到四肢百骸。

好强的演技爆发力,哪怕不看电影,只看这一个短短的片段,都很难不被她感染。
除此之外,辛芷蕾还演出了美云身上的泼辣,在和人吵架的时候,她的表情极其用力,抬头纹都被挤出来了,被打了一巴掌之后也毫不在意,捂着脸继续输出,在辛芷蕾的身上,能看到许多“农村泼妇”的影子,相当的接地气,就像从土里生长出的一般自然。

辛芷蕾用充满鲜活生命力的表演,带来的强烈的痛感,明明不“卖惨”,却苦到了人的心坎,这才是表演的“极致”。
事实证明,辛芷蕾的演技就是影后级别的。
这一点根本就无可置疑。

不仅如此,辛芷蕾的态度也非常的圈好感,姐就是这么的坦荡,从来不搞那些暗戳戳的、阴阳怪气的操作。
有什么大大方方的说出来,直面所有人的审视。
毕竟电影就在那里,看完之后自见分晓,大可不必在背后搞小动作。
结语
最后,不得不感慨一下影后的格局。
“中国从不缺少优秀的演员,缺少的是让他们发光的故事。我见过太多才华横溢的同行,只差一个机会。所以每当有华语面孔在国际上被看到,我都会由衷的高兴。”
原来,真正优秀的女演员,并不会因为一个奖而失态,反而希望有更多的华语面孔在国际上被看到,将华语电影发扬光大。
而我相信,这绝不是辛芷蕾作为一个“胜利者”,居高临下怜悯。
毕竟,她也是从小演员熬出头的,而这一个奖杯,她等了足足十四年。
而对于这些为华语影坛争光的人,质疑她们得奖是靠“运作”,何尝不是对背后努力的抹杀和轻视,真的有尊重过别人作为一个演员的心血和成果吗?
那么对这件事,你有什么看法?

评论0